今年4月,海關總署牽頭會同20個部門、25個試點城市,啟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全力推動29項措施落地落實。我省南京、無錫、鹽城三市列入試點。幾個月過去,跨境貿易是否更便利,讓企業更加可知可感?
9月29日,愛爾集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1200萬元的鋰電池組順利出口海外。“該批鋰電池使用‘循環包裝’進行打包,每件包裝成本約節省80%,大幅降低了我們的成本。”該公司關務負責人說。
出口鋰電池“循環包裝”改革試點是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的重要措施之一,金陵海關探索建立“企業自檢+逐批抽檢+隨機抽查”新模式,實現包裝箱的重復使用。“我們通過‘一箱一碼’對包裝箱進行監管,在快速驗放的同時確保質量可控。”金陵海關駐江寧辦事處工作人員說。今年1—9月,金陵海關共檢驗放行13.5萬個循環使用箱,為企業節省包裝成本約8700萬元。
據介紹,近日出臺的《南京市2025年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措施》,圍繞服務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推出25項措施,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口岸營商環境。
日前,在鹽城南洋國際機場停機坪上,720公斤洪福康乃馨和高山羊齒,通過新啟用的“空側直通”綠色通道快速裝艙,發往海外。
傳統模式下,搭乘國內航班抵達鹽城的出口貨物,首先需要在國內貨物庫區完成國內提貨,再通過社會道路進行短駁運輸,完成二次安檢后方可進入國際出口庫區等待發運,全程需要進行多次貨物交接。實施“空側直通”貨物監管模式后,貨物交接次數減少至1次,單票貨物通關效率提升約70%,物流成本降低約30%。鹽城海關統計,截至今年9月,已有7批次總計4.6噸貨物通過這條“空中高速”實現快速出境。
聯運織網貫通物流動脈。日前,一批2691噸鉻鐵在鹽城港大豐港區內河碼頭完成卸船,順利進入鹽城港保稅物流中心。該批進口鉻鐵通過中歐班列從哈薩克斯坦發出,穿過阿拉山口運抵鹽城,經公路短駁至亭湖港區后,再通過內河運往大豐港區,在海關監管下完成“公鐵水海”多式聯運,最終直抵長三角工廠生產線。
針對多式聯運“路途遠、節點多”難題,鹽城海關構建“協同聯動+監管前置”機制,與入境口岸阿拉山口海關密切溝通,開展卡口機動查驗,同時獲取貨物在建湖、海安等鐵路站點轉運信息,提前掌握貨物入區時間。江蘇鹽城港智慧港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海關提前掌握信息,貨物到港即同步作業,加上‘區港聯動、分送集報’申報模式的應用,整體物流時效壓縮30%以上。”
不靠海、不臨江的無錫,同樣感受到多式聯運帶來的變革紅利。自今年3月無錫發出江蘇首票鐵公聯運出口貨物后,每月都有班列滿載工業原料馳往中亞。無錫國際貨運班列公司負責人算過明細賬:“‘一單錄入’減少三成申報數據,貨物免換箱,運輸周期從25天壓縮到15天,運費比全程鐵路低10%、比汽運低33%,貨物轉運效率更高了。”無錫及周邊城市的機電設備、塑料制品等貨物沿著這條“鋼鐵絲路”持續西進,截至今年9月,無錫海關保障2180余噸貨物通過該模式快速通關。
《2025年無錫市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方案》中,跨境寄遞獲政策支持。5月26日,無錫國際郵件交換站正式運營。國際郵件交換站是與境外郵政機構或受委托的運輸機構直接交換國際郵件總包的場所,它就像一個國際郵件的中轉站,承擔郵件集散功能。交換站啟用后,同步接收來自省內南京、蘇州、徐州等郵件互換局處理的國際郵件,郵件無需再經由上海口岸交接,與傳統模式相比,本地出海時效可縮短1—2天,物流成本顯著降低。
“從監管創新與物流織網,到多式聯運與產業賦能,再到口岸升級與模式創新,南京海關正將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轉化為企業可知可感的實效。”南京海關綜合業務處有關工作人員說。
來 源丨江蘇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