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灘的風裹著海味掠過,碼頭的烈日把地面曬得發燙,總有個脊背微弓的身影穿梭其間——肩上的全站儀壓得肩帶陷進布料,額角的汗順著曬得黝黑的臉頰往下淌,卻半點沒分心盯著儀器屏幕上跳動的數字。王偉用毫米級的精準,記錄著鹽城港從灘涂到碼頭、從淺灘到深水港的每一次蛻變,用八年測繪生涯,為港口建設筑牢“數據基石”。
扎根一線:腳踩灘涂,把數據“釘”在現場
鹽城港的每一張建設圖紙,都藏著王偉的腳印。港航工程容不得半點誤差,他便成了“永遠在趕路”的人。八年來,他的足跡遍布鹽城港的堤岸、碼頭、灘涂與海面,日均達到20000步,手里的記錄本,每一頁都寫滿密密麻麻的數據,正是這份“在平凡中較真、于細微處盡責”的堅守,讓他測繪的數據成了港口建設的“定心丸”,每一個關鍵項目的推進,都離不開他用腳步丈量出的精準支撐。
傾囊相授:以心傳心,種下實干的種子
“儀器是冷的,數據得是熱的,干測繪,責任心比技術更重要?!蓖鮽ゲ粌H是技藝精湛的“老手”,更是年輕同事眼里的“引路人”。為了讓年輕同事快速成長,王偉還整理了自己八年的“實戰筆記”,記著不同天氣、地形的測繪技巧,遇到復雜工況,就帶著年輕人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他的帶動下,測繪組漸漸形成了“白天一起測、晚上一起復盤”的氛圍,年輕同事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團隊解決復雜測繪問題的能力也大幅提升。
擁抱變革,技術驅動精準未來
面對測繪行業從人工化向智能化、數字化迅猛轉變的趨勢,王偉始終保持著敏銳的學習能力和積極的態度。他深知精準的數據源于技術與工具的持續演進,便主動鉆研新型設備與軟件,致力于將前沿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以此提升公司的測繪能力。在此過程中,他不僅個人技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還參與了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整理創新成果及技術材料,彰顯公司的科技實力與創新成效,助力公司成功獲評,見證了科技為港口發展賦能。
百日攻堅的號角仍在港區回蕩,王偉的腳步依舊匆匆。陽光下,他的身影與遠處的吊機、巨輪交織在一起,成了港口畫卷里最動人的一筆?!案劭谝恢痹诎l展,我也會一直測下去?!彼χf,手里的儀器屏幕上,新一組精準的數據正在跳動,那是他為港航事業描繪的,又一段嶄新的發展藍圖。
上一篇:> > 沒有了
下一篇:> > 聚焦飲食本味:“新鮮”是最好的守護者